李丹阳:她是著名女歌唱家,14次上春晚,如今59岁仍未婚,这是为何?

家里三个孩子,她是最小的,上面还有两个姐姐。但偏偏李丹阳最讨爸妈欢心,因为她乖巧、听话,还特别有天分。

耳濡目染下,她从小就爱唱。她爸一听她开口,觉得这孩子是个苗子,得培养。

小学、初中,她的嗓音就已经很出挑。后来,她考上了西南大学音乐学院。

当时能考上这所学校的音乐系,可不是件容易事,她是凭实力考进去的。

大学那会儿,同学们谈恋爱、泡图书馆,而她整天窝在练功房里练声。她目标明确,要唱歌,要登上真正的大舞台。

机会说来就来。大学毕业后,她进了部队文工团。她不是靠关系进去的,是靠一次次比赛磨出来的。

1990年,她第一次上春晚。

那一年她25岁,唱了一首《闹新春》,穿着红衣服,站在央视最重要的舞台上,甜甜地一笑,全中国观众都记住了这个姑娘。

她眉眼弯弯、笑容可人、声音清脆,被赞“军营茉莉花”。

之后,她几乎年年上春晚,一共登上去14次,成了全国观众最熟悉的面孔之一。

她唱得不光是喜庆,还唱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妻子》那首歌一唱出来,多少军嫂听哭了。

李丹阳成了正儿八经的大明星,也成了部队的台柱子。

她拿过奖,办过个人演唱会,还当过全国人大代表。

她是歌唱家,是官兵心中的“兵中一枝花”,更是那个年代里,大家眼中“最正”的女艺人。

二、感情路坎坷,至今未婚

事业顺利,感情却一直空着。

她不是没人追。年轻那会儿,她长得漂亮,性格温柔,很多人都愿意靠近她。可她有自己的标准。

她说自己不拜金,也不看官位,只希望找个能真心对她好的人。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

年轻时,她遇到过喜欢的人。也曾动过心,也谈过恋爱,但都没结果。

有一段感情让她伤得不轻。她没有公开细说,但曾在节目中说过,“有伤,所以谨慎。”意思很明显,她不是没被爱过,而是被爱伤过。

她是那种太认真的人,一旦陷进去就很难走出来。她也怕那种不负责任的爱情,不想拿婚姻当游戏。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她越来越红,工作越来越忙,适龄的人一个个成家,身边真正合适的也就越来越少。

有朋友介绍,她也试着接触。但要么对方太功利,要么没共鸣。她一向不愿将就,干脆宁缺毋滥。

母亲曾担心她的婚事,一直劝她结婚。她也内疚,说最遗憾的是让爸妈操心了半辈子自己的终身大事,到最后还没给他们一个交代。

但她就是过不了自己那道坎。她说过:“对婚姻,我从来不将就。”这不是固执,是一种信念。

她要的不是热闹的婚礼,而是一个能守一辈子的伴。

有网友调侃她是不是太挑?可她说,自己并不挑:“只要一个人真心对我好,有责任感,有事业心,我就嫁。”

听着不难,真遇上却太难。

她知道,有人说她是“剩女”。可她从不自卑,也不害怕孤独。她觉得,比起不幸福的婚姻,一个人更自由。

她没孩子,也没有组建自己的小家,但她一直在做公益、唱歌、做爱心活动。她不孤单,心里是满的。

她曾为汶川地震捐款、唱歌、探访伤员,是多个公益组织的“爱心大使”。她说,她愿意把母爱和温暖献给更多人。

也许她没有自己的孩子,但她的歌声,抚慰了千千万万人的心。

三、如今59岁,她活得不风光,但很干净

如今的李丹阳,已经59岁。

她没结婚,也没有孩子。父母先后去世,家中只剩她一个人。

曾有一次接受采访,她说,最难的时候,是妈妈去世的那段时间。

那时候,她常常一个人回到家,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心里特别慌。

她努力工作,填满生活。她去看望老人孩子,办公益演出,也常常一个人去旅行,学着跟自己好好相处。

她的好友宋祖英也劝她多考虑自己,她只是笑笑,说:顺其自然。

她不羡慕别人家热闹,她也不后悔没结婚。她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

她不是不想嫁,是还没遇到那个对的人。

她心里那个“对的人”,也许并不高大,也不富贵,只要真心实意地待她好,能聊得来,能一起生活、一起老去,她就愿意嫁。

有时候,她会在节目上轻描淡写地说起自己的情感:“我相信爱情,我也在等。”

她不抱怨,不强求,只是一直保持温柔和坚定。

59岁的李丹阳,依旧保持着好状态。她的声音没变,眼神还是温柔的。

她唱歌、写字、练琴,偶尔做公益,有空看看老朋友,也一个人去散步晒太阳。她的生活不喧嚣,但很真实,很平和。

她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有一个小家,有人陪她聊天、吃饭,一起过日子。家不需要多大,有爱就好。

她没放弃爱,也没放弃等。

她活得干净、体面。没有丑闻,没有炒作。她的一生,清清白白,坦坦荡荡。

如果说什么是最难得的幸福,大概就是这样——明知道生活不完美,却仍然选择温柔以待。

而她,还在等那个,能牵她的手走下半生的人。

哪怕等到白发苍苍,也无怨无悔。

她说:“哪怕到六十岁,只要遇到对的人,我一样会嫁。”

不将就,是她的人生态度。她值得那个,真正珍惜她的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