埭溪的的千年之“美”

其实,埭溪之美,何止“词”也。早在千年以前,埭溪有一种美丽的花就被记载在史册中。查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编定的《吴兴志》之“物产篇”有如下记载:“海红(《统记》云:生上强,一名海蔷薇)”。这里说的《统记》是指《吴兴统记》,这本湖州本地方志是在北宋景德初年(约1004年前后)编写的,可惜现在失传了,仅有片言只语保留在后世的方志中。

从这条信息可知,千年以前,在现今的埭溪这个地方就出产了一种叫“海红”的植物,又名“海蔷薇”。根据现今的植物学研究,“海红”即今天所说的西府海棠,属于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西府海棠性高傲,花多开在高梢,挺立在春风中。而其花一旦盛开,美丽的胭脂红极易褪色而变成淡粉,再变成粉白。西府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在湖州作过知州的一代大文豪苏东坡也为海棠倾倒,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之名句传世。

近来有人认为,描写“海红”最贴切的诗恐怕是宋代杨万里的四首《海棠》诗中的一首:“竞艳争娇最是他,教人嫌少不嫌多。初酣晓日红千滴,晚笑东风淡一涡。自是花中无国色,非关格外占春窠。开时悭为渠侬醉,却恨飘零可若何。”正因为又名“海红”的西府海棠如此艳丽,怪不得编撰方志的文人会将此花记录在文献中。我们可以作一番想象:千年前的埭溪镇乡间,美丽鲜艳的“海红”让人留连忘返。“上强”之名因有“海红”花而使人牢牢记住。一传十、十传百,湖州城的文人墨客们纷纷来上强欣赏“海红”。“无人不道看花回”,刘禹锡的这一名句不正是描绘这样的场景吗?

所以,起码在一千多年前,埭溪这个地方就因出产“海红”(西府海棠)而与美丽结下了不解之缘。

埭溪不仅有“海红”这样的艳丽之花,还与玫瑰有一定渊源,这在湖州本地方志中也有记载。早在明代万历年间的《湖州府志》就明确记载湖州有“物产”玫瑰花,清代的康熙《归安县志》、光绪《归安县志》也有“物产”玫瑰花记载。且光绪《归安县志》明确提到:“(玫瑰)西乡有植此为业者。”而今天埭溪镇范围内的许多行政村都在原归安县的行政范围内,从方位上来看,今天的埭溪镇一带正属于归安之“西乡”。这说明了在清末光绪时,埭溪这一带可能就有人以种植玫瑰花为业了。

古镇埭溪,原来还有如此这般“美”的历史,真是让人想不到啊!如今,埭溪镇政府正在全力以赴建设美妆小镇,这不正是与埭溪千年之“美”的文化底蕴相契合吗?

美妆小镇,美丽埭溪

温庭筠有诗云:“ 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每年的4月到5月,在美妆小镇的四季玫瑰庄园里,上百亩,上百种的玫瑰花竞相开放,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赏花、游玩。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被玫瑰花海簇拥的“中国格拉斯”也将呈现在大家的眼前,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编辑:何伟卫

来源:区水利局吴永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