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丁洋在哪里,文天祥为何要“过零丁洋”?

1278年12月,南宋丞相文天祥在广东海丰被俘虏,而陆秀夫带着小皇帝还在广东崖山组织抵抗,在这个至暗时刻,蒙军统帅张弘范想利用文天祥来劝降陆秀夫。彼时大宋已经退无可退,仅剩的十万军民集结了数千战船准备与蒙军决一死战,面对视死如归的宋人,张弘范并无必胜的把握。

崖山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以南,从地图上看,海丰(广东汕尾市海丰县)至崖山的路线刚好经过零丁洋,也就是在这样的旅途中,文天祥利用张弘范递过来的纸笔写下了不朽的诗作。

图-伶仃洋虎门大桥

可想而知,前方是即将到来的决战,一路上到处是元军的战船在集结,看着这些准备消灭自己亲族的敌兵,文天祥的心中又是何等的煎熬和痛苦。在蒙元看来,文天祥的身份太重要了,论职务他是宋朝丞相,论威望天下无出其右,所以只要能够降服文天祥,无异于降服了十万雄兵。为此,元朝使出了浑身解数,威胁恐吓、封官许愿,总之但凡有一丝希望便无所不用。不过最终蒙古人换来的只有一句话: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图-崖山海战位置(银洲湖内)

人活一世,我不能捍卫自己的父母,还要教别人去背叛父母,天底下有这样的道理吗?三个月后,崖山海战爆发,大宋自此不复存在,陆秀夫整理好自己的朝冠,向幼小的皇帝三拜九叩之后,背着皇帝跳海殉国,随后十万军民蹈海自尽。此时文天祥的心是冷的,也是死的,他以一个俘虏的身份见证了大宋的灭亡,他不想再说任何话,任凭无耻之徒仍在耳边游说。随后元朝将其押赴大都,五年时间只等他说一句话:我投降!

图-俯瞰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人工岛

可惜元朝皇帝没有等来这句话,相反在押的文天祥却成了国人的精神榜样。好吧,既然你宁死不降,那就成全你的千古名声吧!公元1283年1月9日,文天祥被押赴大都(北京)街头,长达五年的黑牢关押导致他不辨东西,在行刑之前文天祥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向围观的百姓询问:何处是南?无数人齐指南方,那是故国的方向,文天祥跪拜行礼,百姓无不落泪,随后这位千古名臣就死在了元人的屠刀之下。

图-俯瞰紫禁城

文天祥死了,但中国人的精神却永久存活了下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曾经那是我们永远的大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