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史蒂芬金之猴子》:有著顛覆正邪立場的寓意,可惜故事呈現不夠有趣 – 電影神搜

由去年恐怖片黑馬《長腿》的導演奧茲柏金斯執導,改編自史蒂芬金 1980 年的短篇小說的這部《史蒂芬金之猴子》,從原先的預告片及宣傳來看,看起來就像是結合《絕命終結站》的血腥,加上《安娜貝爾》那種詛咒娃娃的恐怖片,而實際看完後發現,這大概只對了一半,它確實有著《絕命終結站》那種血腥感,也有著像是安娜貝爾丟不掉的那種恐怖感,但不同的是,它添加了更多戲謔感在裏頭,這不只降低了恐怖感,更成了一部有點浮誇又不怎麼有趣的電影。

《史蒂芬金之猴子》(來源/IMDb)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

真正的惡來自人心套路反覆又浮誇

真正的惡來自人心

首先,讓我們直接先來談談本片的主角,也就是那隻玩具猴子到底是怎樣的定位,其實說穿了,它就只是一隻聽命行事的猴子而已,雖然乍看之下它是邪惡的化身,它會隨機殺人,而且丟也丟不掉,但它根本不會主動去做這件事情,它宛如是一家公司的小小勞工,唯有老闆叫它做事,它才會行動,在電影中,需要有人轉動它的發條它才會殺人,所以真正邪惡的根本不是這隻猴子,而是使用它的人類。

這也正是《史蒂芬金之猴子》想要傳達的寓意,使用過它的兩個人類主角,起初都是為了私欲,他們許願想要某個人死,但猴子卻做不到,第一個人用了一次就懂了,所以他放棄使喚猴子,而第二個人就彷彿是聽不懂人話的老闆,一直逼猴子做出超出能力範圍的事情,導致最終猴子忍無可忍,對著使喚他的人以及這城鎮發洩一番,看到這,你還會說這猴子是邪惡的化身嗎?聰明的人都知道,人類才是最可惡的。

《史蒂芬金之猴子》(來源/IMDb)

這樣子的寓意是我對於《史蒂芬金之猴子》最為驚喜的地方,本該以為又是一部平淡無奇的「詛咒物品」恐怖片,沒想到卻是一部翻轉正邪立場的喜劇驚悚,旨在說明人心險惡,不過可惜的是,這樣子的寓意固然是不錯的,但在拍攝呈現上卻顯得枯燥乏味。

套路反覆又浮誇

《史蒂芬金之猴子》最大敗筆在於整部電影都在重複著一樣套路,不外乎就是不斷看著不同的人意外死去,而電影又特別將人死的過程拍得過於血腥浮誇,對,假如你是愛血腥片的人,那麼或許還能從這片獲得一點樂趣,但一方面又過於浮誇,整體痛感又不如《絕命終結站》那種感覺,而且在死法上也不像《絕命終結站》有那種註定死的設計感,沒什麼太多別出心裁的地方,看到後面就越來越無聊。

《史蒂芬金之猴子》(來源/IMDb)

整體來說,《史蒂芬金之猴子》是一部小品製作的喜劇驚悚片,它同時有著對這世界的善意也有著嘲諷世界的惡意,出發點不錯,可惜整部拍攝差強人意,要說恐怖感也沒有多恐怖,要說好笑也更是稱不上,與導演上次的《長腿》那種如坐針氈的氛圍比起來,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