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日记

写于南苏丹瓦乌,中国第十二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工兵分队抵达任务区第209天。

清晨五点半,启明星起,倦鸟啼鸣

西沉东升,万物朦胧。非洲南苏丹阿维尔地区,中国第十二批维和工兵分队野外驻扎地上,经过了岗哨的轮换,一天的维和工作又要开始了。由于国内冲突、气候剧变的影响,南苏丹将面临迄今为止最严重的危机。

闹腾一宿的“狂欢盛宴”

揉着惺忪睡眼的程东东推开了宿舍的门,看到了闹腾了一宿后“狂欢夜宴”,那是当地特有的一种透明翅膀虫子蜕化后的“遗迹”,密密麻麻的翅膀铺满了整个驻扎地。在朝阳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像极了家乡静雅的湖面。他不禁吆喝了一句:“起床,扫地啦!”雨季到来后,每到夜晚临近时,就会有遮天蔽日的昆虫循着光飞奔过来。

程东东心里面也清楚,这些残留的翅膀也不用太过打扫,早饭夹着两块馒头开始喝粥时,自会有一大群鸟儿骤降于此清理的干干净净,让他不禁咋舌大自然神奇之处真是让人琢磨不透。

简单的收拾以后,程东东穿戴好钢盔防弹衣,拎着95式的自动步枪正要出门,一旁的兄弟不禁提醒道:“水杯别落下了啊,这大热天的没四五升水真扛不下来。”“早就放车上啦,走吧!护卫去咯。”后者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在30刚出头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这里的云层真是太低了!

从早晨七点半出发,工兵分队因为驻扎地与施工地点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常常是早出晚归,一天的时间都待在施工地点。一路上,路面崎岖不平,车子颠簸的厉害。程东东开始在心里面祈祷,希望这一整天都是个大晴天,虽然高达45°的气温让全副武装的他有些呼吸不顺畅,但是要是在施工途中下起了暴雨,影响施工进度不说,带着黏性的红土足以让车辆都深陷其中,进退两难。若是再碰到雷暴天气,更是危险至极,这里的云层实在是太低了!

还好,今天是个大晴天。而程东东今天的任务就是带着中队的两名战友负责施工途中的警戒任务。南苏丹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国家不是没有道理的,在这里枪支泛滥严重到连牛倌都带着一把AK47,甚至遇到牛不听话时都要冲天空来上一枪进行驱赶。

吃饭也是需要护卫的

在护卫中常常会遇到当地的群众靠近围观,这是最混乱的时候,就需要护卫人员前去劝解告离,避免在施工途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到了饭点,炊事班送来了可口的午餐,是酱牛肉和西葫芦炒蛋,这算得上是豪华套餐了。“有肉有蛋还有菜,再来一碗绿豆汤。乖乖,神仙也不过如此吧!”一旁的施工人员端着饭盒大快朵颐。

你知道吗?吃饭的时候也是需要护卫的,不过这次需要防备的是天上的老鹰,它们盘踞成圈。若是一个不留神,就会不知从哪飞驰而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伸出利爪抢食而去,吃饭的众人多多少少都有被袭扰的经历。大家渐渐也摸出了规律,只需要几个人站在不同的方向盯着它们,它们就不敢贸然进攻。

下午的温度到达了一天的最高点,等过了这个时辰,短暂休息一会之后,众人离开,秃鹫便落了下来,企图寻找点渣滓进食,而高傲的老鹰是不屑这么做的。

“开局一条帕,从头洗到袜”

站在道路一旁警戒的程东东望着远方,迎面的微风让他有些想念刚出生没几个月的孩子。妻子临产将至时,他便踏上了维和之路。至今还没亲手抱抱那个小家伙呢,不过每当透过手机屏幕观察时,就会觉得那孩子的眼睛和自个一样,乌溜溜像熟透了的葡萄。

结束了一天的护卫工作,到了程东东最喜欢的时候,那就是洗漱。俗话说:“开局一条帕,从头洗到袜。”先用牙缸舀一杯水把牙刷了后,然后清水洗头(不用洗发水,不然水不够用,接下来的步骤进行不下去),紧接着拿着毛巾擦擦身子再洗个脚,最后把袜子也顺便洗了。但今天是周五,按照惯例是可以用两盆水,意思就是说今天这次洗头可以用洗发水了。

虽然南苏丹现在是雨季,但是取水点是十几公里外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水井,再加上出水量很小忙活了一天才堪堪接上一罐车的水。但这已经很不错了,当地居民吃喝拉撒所需的水都是降雨后汇聚成的污水河。无论是喂养牲口还是洗澡洗漱全都在一块解决,时常看见渴极了的居民将衣服盖在嘴巴上形成一个简单的过滤,就开始饮用河里的水。

灯光忽落,月色渐上

吃过饭,点过名。劳累了一天的程东东躺在宿舍的床上一动也不愿意动,但奈何今天他是第一岗,带上防蚊帽的他推开了宿舍的门走了出去。灯光忽落,月色渐上,人间共点一盏天上灯。夜色静谧,清风徐徐,风景宜人,心旷神怡。

音频主播

王宇,播音爱好者。拥有多年有声书制作、宣传片纪录片动漫作品配音经验。用声音传递温暖和力量,用声音点燃激情与梦想,奋斗路上,声声不息,斗志昂扬!

(作者:李 军 刘鹏鹏;摄像:张益玮)

战区权威发布 转载注明来源

来 源 | 中部号角

期 号 | 第1368期

监 制 | 赵国涛

编 审 | 杨丹谱

主 编 | 赵建华

原标题:《维和日记 | 走近维和军人,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随便看看